档案助力扶志扶智拔穷根儿

 

    在扶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不少贫困地区的路通了、桥修了,贫困人口的数量少了,贫困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全心全意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脱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扶贫也不是着眼当下之计。想要彻底拔除穷根儿,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的头脑丰富起来、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要送项目,更要送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充分发挥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归根到底要靠文化、靠教育。档案在此中的舞台十分宽广。

    档案纵览千年、横跨百业,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接续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蕴含着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和生动实践,在思想领域的启发和引导意义不容小觑,也应成为当今扶起脱贫志气、改变贫困思想、补足脱贫元气、挺起脱贫腰板的重要激励之一。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扶贫的大格局之中,充分释放扶贫潜力,助力文化扶贫,成风化人,用档案扶贫扶志扶智。这就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和全体档案工作者有引得源头活水的能力,有润物细无声的智慧,还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和恒心。

    助力文化扶贫,应有的放矢,善用档案“活水”浇灌贫瘠的“志”与“智”。有些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并非不富足、物产并非不丰富,却始终有人难以脱贫,这在于进步的思想和理念没有被充分了解、吸收和践行。兰台中可觅“黄金屋”,档案库是数据库、信息库、思想库,这些文化精髓和经济潜力往往会在档案中留下痕迹,即使是老、少、边、穷等深度贫困地区也有优势资源,如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手工艺等。在围绕优势谋发展方面,档案工作者亦大有可为,最熟悉当地文化“家底儿”的可能就是档案工作者。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在编研、利用、宣传等工作中能够因地制宜,通过“自家”的档案,借以外部的专家智慧和资本力量,让档案的思想精华有如活水流入寻常百姓家,浇灌每个人的心灵,一方面让贫困人口打开思路、迈开脚步、找到出路,一方面使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传承。

    助力文化扶贫,档案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工作中还要讲究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当前,有些地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群众与档案之间还存在情感上的距离,难以从档案中获取充分的文化体验与心灵触动。档案本身是“死”的,可加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以多样的内容和鲜活的方式补齐“精神短板”,获得脱贫灵感,找到脱贫新路子。新时代的档案利用不应是简单地通过查阅大厅或者电子平台获取信息,档案宣传也不应拘泥于办展览、发传单等传统模式。例如,湖南省江永县将女书等特色文化作为扶贫的突破口,培育并打造了以女书为核心的精品项目,如举办国际女书学术研讨会,开发女书工艺品等项目,让村民了解了档案,享受了档案“红利”,加快了村民自主脱贫。档案部门亦可开发出档案文化衍生品,举办档案文化衍生品设计大赛,拍摄微电影、录制系列歌曲等作品。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在开发和利用工作中突出“精”“准”二字,充分考量当地贫困地区的客观环境,运用档案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以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展现形态,精准地“滴灌”到当下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档案助力文化扶贫非一日之功,有如滴水穿石,需要档案工作者保持耐心,循序渐进。档案如滴水,思想如星辰。档案的力量虽小,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也可穿透坚石;思想虽如繁星遥不可及,却能够用点点微弱的光亮照亮心中的希望和前行的道路。成风化人,移风易俗,久久为功,彻底转变少数人“等靠要”的思想,需要文化的持续浸润,需要档案工作者的耐心沟通交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坚定执着,从而唤醒脱贫的内在动力。只有消除了思想上的贫困,真正发挥档案在社会扶贫大格局中的现实作用,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一点点消除。

    比如,有关档案部门可在贫困点设立“档案文化交流馆”,一是借助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形式将贫困人口在脱贫攻坚历程中的一言一行进行“痕迹化”管理,并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激励活动,对脱贫群体中暴露出的思想问题进行对比查摆整改;对各个贫困地区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邀请成功脱贫者进行宣讲,用好榜样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二是充分利用宣讲、舞台、视频等形式,用家谱档案见证展示不同观念和思想下的家族兴衰,深刻理解“志”与“智”的重要性,使贫困群体从根本上能够“知荣耻、辨是非、想脱贫、谋致富”。

(《中国档案报》2018416日 总第3207期 第三版)